altair21

Day15 今天的欢乐将是明天永恒的回忆

(观《昨日欢愉》)

《昨日欢愉》的故事很简单,两个老友重聚去郊野露营泡温泉。故事背景发生在布什时期的波特兰,而波特兰所在的俄勒冈州是一个蓝州。我查了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波特兰是当时反伊拉克战争抗议活动的几个主要城市之一,波特兰市民的自由主义倾向也与布什政府的保守主义政策之间存在巨大张力。大时代背景大概就是这样。影片中虽然没有直接涉及政治话题,但是车里的广播一直在播放讨论政治话题的节目,这是导演有意想强调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昨日欢愉”除了指两位老友的友谊外,还在指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旧时代(也许是前”9·11”时期的克林顿时代)。我不清楚彼时左派们的时代情绪是怎样,但我猜想不会比当下川普时代更糟糕了。

在这里我只想聚焦两个好友之间的旧情。两人见面,说了说彼此的情况、他们共同的朋友,不像年轻人般热烈,更像是中年人缓解压力的小憩时刻。两人的生活已经完全不同,库尔特是个自由自在的单身男子,没有家庭负担活得很洒脱;马克已婚,肩负着家庭责任的压力,也许也有工作压力,默默将情绪压抑在心中,甚至给人一种疏离感。也许两个人都是感性的人,但彼此生活的不同、视野的不同、面对的不同问题让他们之间已经很难有共同语言。

影片最打动我的一处是,夜晚时两人坐在篝火前,库尔特讲了他的理论“整个宇宙正在以一滴眼泪的形态,在空间中下坠,我告诉你老弟,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但这就是它目前的样子。这滴眼泪它现在一直都在下落,永不停息”。这个眼泪形态的宇宙令我十分着迷,我不知道它为什么是眼泪的形态,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下坠。我告诉你老弟,我也不知道我为何会着迷。库尔特说他有自己的理论,但没有人在乎他的理论,他没有听众。沉默良久,镜头切到马克的脸上,在火光的闪烁之下他看起来格外忧郁,但他并未回应库尔特。

今天再看这场戏,我更能够体会库尔特的情绪了。我的生活路径更接近库尔特,而我大部分朋友的路径更接近马克。我们的生活交集越来越少,许久不见坐在一起,我像是有许多话想说,想告诉对方我这些年经历的那些精神冒险。可话到嘴边又会想到对方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不见得比我少,而我们不同的生命路径又让我更难帮他排忧解难。也许最后就像库尔特和马克的相对无言。这事没有对错,却让我感到十分残忍。有时老友重聚会互相倾诉,有时也难免会有一方不知该如何回应,以前我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倾诉出来就是好的,不知如何回应时代表尽在不言中。后来我逐渐意识到,有时也可能是库尔特和马克之间的沉默,由于生活轨迹相背而行,已经缺少了共同语言的基础。有时老友重聚只是在寒暄过后忆往昔,巧妙地把缺乏共同语言隐藏于“不多说,都在酒里”。

我时常想到我最好的朋友,他不见得读过多少书,但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反思变成了一个朴素的生活哲学家,我很庆幸和他在一起时也能进行一些深度交流。尽管我和他之间有许多观点分歧,但我发现那些分歧不会影响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是可以彼此信赖的人。

在写本文的时候我想到了罗大佑的一句歌词“今天的欢乐将是明天永恒的回忆”,在我看来它和“昨日欢愉”讲的是同一个事,只是前者站在今天看明天,而后者站在今天看昨天。就像是半杯水,有些人看到会感慨只剩半杯水,另一些人会庆幸还有半杯水。水没变,只是人的视角变了。所以我把罗大佑的歌词用作本文标题,起码它看上去态度更加积极。既然人无力改变过去,感叹错失的曾经不如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