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观影总结

2020年我的观影量只有2019年的一半,我既不想降低标准拼凑出一个十佳,也不想弄一个从数量上看经过审查一般的五佳或者六佳。索性抛开数量上的限制,总结一年的观影。

我打算分为华语片、外语片和老片三个部分。

华语片

影院复工后我在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是《第一次的离别》,片名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碰瓷法哈蒂的《一次别离》。影片选择在影院复工第一天上映,似乎也赋予了片名另一种含义。

这应该是作为新疆人的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一部维语电影,我在看万玛才旦、松太加的电影时也不禁会想,什么时候新疆也能有电影新浪潮?但我很快意识到自己思想的危险性,「浪潮」这个词不论代表什么含义都不能出现在新疆,因为在新疆稳定压倒一切,而浪潮当然属于海面上的不稳定因素啦。

在《第一次的离别》里,观众可以一窥维吾尔族人的生活现状,乍看好像可以和汉人的生活对应起来,讲维语的维族儿童学汉语,讲方言的汉族儿童也要学普通话;村子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沙漏型,正像汉族人村里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影片只有那么一处,欲说还休地告诉观众,不懂汉语的维族人,甚至连病都没法看。就是这一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维族人的描述,有国内外的不同版本,国内也有新疆和口里的不同版本。口里的车站、机场、宾馆对待新疆人和口里人有不同的方式,而对待新疆的汉族人和维族人又有不同的方式。新疆人的身份证有汉字和维吾尔文两种文字,可是医院这种基础服务设施里却不见维吾尔文,这就是现状,我觉得呈现得不够,但我不能要求电影去呈现更多无法呈现的内容。

老实讲,我不喜欢本片风光片的摄影风格,把任意一段自然风光的镜头剪出来说是某些volgger的短视频我都信。不过影片还是有一些写意的镜头我很喜欢,最喜欢的是结尾,在我看来导演拍了两个结尾,一个代表现实,维族孩子在雪天骑着毛驴寻找丢失的小羔羊,就像他肩负着维吾尔族的希望对未来感到迷惘;另一个就是代表美好期望的真结局。

 

万玛才旦的新片《气球》是今年院线华语片里我最喜欢的一部,如果要评十佳的话,我大概也会把它选为第一。

影片改编自万玛才旦自己的同名小说,相比起小说,电影强化了女性的觉醒,同时小说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轮回」。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小男孩的主观视角,画面仿佛被什么东西罩住,当男孩起身跑开,我们看到罩住镜头的是一个「白气球」——一只充满气的避孕套,镜头也随之切换为了客观视角。

为表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导演使用了一个长镜头从女主角的梦过渡到现实。

我不禁在想,也许摄影机的视角就是「轮回」本身。

用窗框、烟囱、羊皮等等道具做出画面切分,人物在其中精准的走位与互动,这一部作品体现出的导演调度水平更加明显、直接。同时,作品延续了《撞死了一只羊》里虚实结合的风格,用移轴摄影和水面倒影将轮回这一抽象概念视觉化。

尽管用种羊的交配对比了人类的繁衍,以白「气球」变红气球暗喻生命的轮回,但所有对生殖、死亡、轮回的探讨最终都落到传统与现代冲突这一实处——这个在万玛才旦电影里不变的主题。

 

然后我想说的是《八佰》,它有很多与审查无关的问题,但它传递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价值观,不管是在这个爱国和爱党混为一谈的当下,还是在这个影史票房头名被一部打着民族主义旗号煽动民粹的电影霸占的市场里,都让它成为了一部难得的电影。

影片一面是展现国军将士抗日的过程,另一面是呈现普通民众爱国意识觉醒的过程。影片结尾在租界那头的民众纷纷把手伸出铁栅栏,想迎接过桥的士兵,这也像是一种等待接力棒的场面,把觉醒传递下去。

影片情绪最高涨的段落是那场护旗的戏,因为当时的国旗还是青天白日旗,扛旗的镜头经过了画面裁剪,只见旗杆不见旗面。我写到这时仍不免觉得这个因果关系荒唐滑稽。即使某些镜头在景深处还能看到完整的国旗,但也只见青天不见白日。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不少小粉红说导演「屁股歪了」,我就想到了那个猴子爬树的笑话,从上面看都是笑脸,从下面看都是屁股,只不过我脑补出的猴子是在爬那根旗杆,想象一下扛旗的时候镜头逐渐拉远,露出旗杆顶端爬了一群撅着红屁股的猴子,不停嚷嚷「管虎屁股歪啦」是不是也挺荒唐滑稽的?

 

和《八佰》同样遇到「技术原因」的《一秒钟》是国师未上映的四部电影里我最期待的一部。预告片借双关语直指电影审查,再加上那段敏感历史的题材和张艺谋给观众的一封信,在我不自知的情况下都让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强烈同情,它悄无声息地在我心中成为了一个完美受害者。

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就在《一秒钟》上应验了。警惕心从我看到龙标写着「电审故字2019 006号」开始,可以断定这是它遇到「技术原因」之前的版本,而成片质量却像是遇到「技术原因」之后的版本。

谋女郎的配音是个贯穿全片的问题,那是一个没有经过生活苦难的声音,让角色的设定变得毫无可信度。卡车上的喜剧包袱和范伟的表演放在其它电影里也许是好的,但放在《一秒钟》里很违和,更何况还是在张译女儿的背景完全被自我阉割的情况下。我一直认为张艺谋没有深挖文本的能力,他最大的优势是影像的形式感,《一秒钟》的文本提供了非常多可以做出形式感的机会,可惜都没能做出来。

 

2017年我第一次写十佳,在院线华语片里选了《拆弹专家》,今年邱礼涛终于带来《拆弹专家2》,我一样很喜欢。

我看到很多政治解读,和我想的稍有不同,我觉得我的想法应该是比较普遍的,但不知为什么没看到有人说,也许是怕喝茶,也许是觉得大家都能想到就没有说。

董卓文说自己认识三个潘乘风,三个潘乘风划分的时间点是这十年香港两次重要的社会运动,潘乘风代表的正是香港社会面貌。媒体将潘乘风污名化,说的是对香港的污名化。潘乘风分不清自己是恐怖分子还是卧底,不仅仅有身份认同的焦虑,也包含正反两方对于其身份定义的博弈。最后的潘乘风拿着黄丝般的黄色引线的炸药,为了守护香港,和意图毁灭香港的人同归于尽。

 

另一部想说的港片是这两年比较少见的避开政治且质量不错的《金都》。

这是一部处女作,虽然讲的是婚姻这个宏大的主题,但导演仅就婚姻与自由的关系进行讨论,利用大陆男和香港女两组人物弧光对照,呈现出人物的不同选择,这种选择难说对错,给出了让观众去探讨的空间,或许这种处境才是当前少有的,能让大陆人和香港人相互理解的东西。

 

今年有几部纪录片都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杀马特我爱你》试图打破观众对杀马特这一以大众笑柄破圈的亚文化的偏见,揭开杀马特的面具,后面是一张张最底层的打工人面孔,杀马特只是他们在无法跨越阶级时寻找的保护壳,是这个快要将他们遗忘的世界里所剩不多能使他们心生归属感的群体。

《城市梦》很厉害的一点是不仅拍摄到了商贩家庭内部的素材,还拍摄到了城管大队内部会议的素材,这显然不是一个普通的纪录片导演能够做到的。

纪录片里的商贩很符合我对一个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的人对城管的敌对情绪的想象,但城管过于克制隐忍的态度很不符合我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可以看出那些城管也是身经百战了。

所有的疑虑在片尾一行字幕「武汉市获得2015年全国文明城市」出现之后便消散了,城管用各种迂回手段制造了一个看上去双赢的结局,看完电影的我知道这种解决方案不是可持续的,全国文明城市会被当作市领导的政绩写进他们的简历,但商贩的未来会怎样?

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某些地区为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创造了很多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岗位,尽管那些岗位早已饱和,两三年后该怎么办呢?

《棒!少年》作为一部纪录片,使用了过多剧情片的手法,多到让我厌恶,以致于我迟迟无法进入影片,好在两个主要拍摄对象本身足够吸引人。但就在我慢慢被角色吸引,随着时间一起成长的时候,又被隐蔽的闪回带回到两个孩子的前史,这只是暴露了影片拍摄周期较短,和创作者为使观众共情的偷懒和狡猾。

2020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迷航》聚焦乌坎事件的后续发展,前后制作共八年,粗粝的质感颇有十几年前大陆地下纪录片的影子,导演是一位香港女性导演。

《迷航》的开头和结尾均是一艘夜行船,我想也呼应了片中一位村民在竞选村委会干部时的一句话——乌坎的地形是一艘船,我们都是这条船上的人。而片名的含义,正象征着村民诉求仍未得到解决,这艘船仍不知道会航向何方。看完影片之后,我只有深深的无力感,我也像是一艘迷航的船,甚至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都需要小心翼翼。

《迷航》的价值不仅在于对于事件的真实记录,还有村民们在前后几年发生的转变。导演的没有特殊的身份背景,她所能拍摄的,也仅限于村民而已。从十一次上访均告失败,到认清楚根本问题不是土地而是没有民主选举,到村委会民主选举时「抗争派」大获全胜,再到民选村委会失信于民,民主幻想的破灭,我们看到其中每一位村民经历的心态变化。影片给我们的平民视角,没办法让我们看到村委会主任和上级领导沟通的过程,正好我就用《城市梦》给我的经验自行脑补了。

《迷航》也可以给中国的民主一个启发,村民们要求民主选举,说明他们有民主意识;当他们发现事情仍未解决时他们会要求他们自己选的干部下台,说明民主能够自我纠错;而那届村委会最后的结局,则暴露了一个仍需向上负责而不是向选民负责的村委会的伪民主的本质。但至少,那些说中国人文化水平低,不适合民主的人都可以闭上嘴巴,并将账户里的五毛钱原路退回。

外语片

《曼克》从万众期待到口碑两极的刺激过程和比特币从2万美元涨到3万美元差不多。

影片密集的台词和复杂的历史背景于我是个不小的观影门槛,不过作为影迷,我仍然能够通过《曼克》的散点叙事、景深镜头获得一些与《公民凯恩》相关的愉悦感。

最重要的一点,光是看到影片里充满质感的光影和迷人的烟雾,就足够我来几次颅内高潮了。

 

大卫·芬奇用《公民凯恩》开创的手法拍摄了一部讲述《公民凯恩》编剧的传记。

斯派克·李则用《誓血五人组》戏仿了《现代启示录》,重新强调黑人参加越战的历史。

尽管结合了黑人平权运动的历史背景,但斯派克·李不会因为想要实现自己的社会表达就仿照那些在政治正确红线内安全地进行人物塑造的电影。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对好莱坞主流白人电影里的黑人形象做了一次祛魅,想必这与前些年他批评《绿皮书》的论点也有些关系。

《誓血五人组》里黑人不是像《绿皮书》里那样以充满委屈的个体受害者形象出现,反而是被欲望裹挟的黑人成了施害者,但放在一个更大的层面,他们仍然是以美国白人叙事的越战里一群被忽略的集体受害者。

 

《悲惨世界》这部去年在戛纳摘得评审团奖的影片是一部成熟的、不可多得的处女作。影片以一名外来警察的视角带领「外来」的观众切入故事。一幅底层百态、派系斡旋、权力侵害的社会画卷徐徐展开,表面维持和平稳定的高楼随时可能垮塌,差的只是一个导火索。而火,终究还是烧起来了,愤怒的人民已不再恐惧,绝望之下,反抗替代了所有沟通的可能性。警察不愿放下手里的枪,平民不愿放下手里的燃烧瓶,我们都知道对峙终会收场,但我们不知道它会以何种方式,会以多少条人命的代价收场。我们会感慨,假如当初退一步,就不至于走到如今对立的局面,但我们不知道,如果当初退了一步,高楼是否会更早垮塌?悲惨世界是系统性崩坏,影片结尾没有留下中立的空间,就像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每个人都被迫站队,无法选择中立、无法建立沟通的世界,同样是每个人都无法全身而退的悲惨世界。

 

2020年初,病毒还未肆虐全球的时候,我在家里透过27寸的显示器观看了1080p的《1917》。下半年,当影院复工,我如愿透过IMAX银幕再次体验了这部电影的魅力,被罗杰·狄金斯的摄影征服。理性地讲,这部电影是有些过誉的,但不妨碍它是能让人获得享受的,美妙的旅程。

 

老片

2020年最大的收获,是重新认识了费里尼。

在影史具有崇高地位的导演我大多也比较喜欢,费里尼是个例外。除去他早期新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后期的电影我几乎全部欣赏无能,今年七月份为拿到豆瓣电影徽章,我看了他大部分的作品,十月和十一月,赶上资料馆展映他的电影,我又买了十场,全部是七月份或更早就看过的(遗憾《女人城》因为时间关系最后没看成)。

第一场是《罗马风情画》,后来想起来,把这一部安排在第一场冥冥之中也是费里尼对我的眷顾。

大银幕看《罗马风情画》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看完也被费里尼对罗马的情感打动,我找到了观看费里尼电影的钥匙,也越来越爱费德里科。

回到家和小蜗分享我的感受,她建议我读一读费里尼的传记,于是买了一本传记读完了,了解他的童年,窥伺他的梦境,接受他的幽默,嫉妒他的天才,也伤心他的离世。年底CC发行的费里尼套装在美亚打折,我收了这套披萨盒。

初看《罗马风情画》时,我很难分清这是一部故事片还是一部纪录片。它在我这的观影门槛远超过《八部半》,如果用巴赞的话来讲,我想这是一部“关于幻想的纪录片”,即记录幻想、记录梦境。费里尼顺理成章地在影片中自我暴露,或者担任旁白。关于罗马的想象、梦境、回忆与彼时实际的罗马相互交织,罗马——这座费里尼最喜欢的城市,终究还是变了。这让我想到,他在自传里曾如此评价经过二战破坏并由美国人重建的故乡里米尼:里米尼变了,它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变了。

而对于罗马的变化,费里尼都留在了这部幻想式纪录片里。

最震撼的一幕出现在地下壁画被挖出,并迅速消失的时刻,也许某天胶片里的《罗马风情画》也会褪色,但我愿意相信费里尼电影里的罗马会是永恒的。

2020年太漫长了,长到足以让我和费里尼成为朋友。

 

今年在资料馆大银幕看了苏联电影史名作《雁南飞》。后来发现在2019年北影节上我看过导演的另一部作品《我是古巴》,导演的摄影风格很突出,让人过目难忘。相比起政治宣传意图明显的《我是古巴》,这部作品的表达更具有普世价值,结尾女主角带着笑容重回生活,不免让我想到《卡比利亚之夜》结尾卡比利亚的笑容,今年在资料馆重看《卡比利亚之夜》之后发现这两部影片都是1957年的,真是一个温柔的巧合。

 

借着箭影发行蓝光的机会,我看了比利时导演雅克·范·多梅尔的处女作《小英雄托托》。前置的结局暗示了这不是一个如片名看上去那样和谐的儿童片。三条时间线穿插勾连起托托在不同人生阶段因果明确的心理状态,电影的魔力让托托贯穿一生的情感线索更具可信度。让我在为之欢喜的同时也为之感动。

 

《消防员舞会》: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时期重要的导演米洛斯·福尔曼在自己祖国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福尔曼更为人所知的作品是他在好莱坞拍摄的《飞越疯人院》和《莫扎特传》。

福尔曼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感情就像《地下》里库斯图里卡对南斯拉夫的感情,热爱这个国家的同时,又对政府深恶痛绝。

《消防员舞会》里,福尔曼毫不留情地讽刺官僚系统,用一群老家伙比喻这个群体的腐化。最后的结局,福尔曼更是扒下了官僚们最后的遮羞布,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个道德败坏的、看不见未来的社会。

 

《恐怖歌剧》是目前为止我看过的阿基多的电影里最喜欢的一部,远超过名气更大的《阴风阵阵》和《夜深血红》。《恐怖歌剧》能看到不少希区柯克的影子,最明显的当然是《群鸟》,此外是主观视角的移动镜头有《狂凶记》的影子,虽然阿基多经常用主观镜头,不过最能烘托气氛的,在我看来还是在《恐怖歌剧》里。遗憾的是结局非常无厘头,很像如今中国特色的「过审结局」。这一点没学到希区柯克。

 

从「看一部少一部」的角度来说,很庆幸这么晚才看《亡命驾驶》,看完之后立即被NWR吸引,只想再看一遍后来更加热门的《霓虹恶魔》。《亡命驾驶》的难得之处在于仅靠光影的魔力,便把一个三流的剧本拍成了一部一流的电影。

 

2020年在豆瓣上看到一句话,原文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说香港电影的特点就是用小市民的心态承载了国民的重量。这里当然是指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了。用这句话形容《卖身契》再恰当不过。

 

2020年仓促又短暂的北影节,总共抢到四张票,包括在杜比全景声厅的《现代启示录》4K修复终剪版,这已是本片第四个版本,2019年曾发行过影碟,我当然收了一套。这是我最喜欢的战争片,几乎所有优秀战争片的核心表达都是反战,尽管科波拉并不承认这是反战电影,但在我眼里,《现代启示录》所刻画的战争对人的异化已经达到了顶峰,一个正常的有同理心的人,看完之后恐怕都不会喜欢战争了。

 

我喜欢的英国碟商Second Run今年发行了蔡明亮的《不散》。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在家里看了这部台词不过五句话的影片。

就像影碟花絮里蔡明亮谈到的,《不散》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2020年看《不散》,我的心情很复杂。

《不散》大部分的场景都在电影院里,电影院没什么人气,在仅有的观众里,大部分人也不是为电影而来。疫情加速了流媒体的发展,与之相对的,电影院的消亡也加速了。十七年前的《不散》,仿佛预言了十七年后的今天。

文 / altair21
LEAVE A REPLY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