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没有结局

电影《地下》,内容涉及剧透,谨慎阅读

“曾经有一个国家,其首都是贝尔格莱德……”
影片在这样略显伤感的字幕里伴着欢快的旋律开始。

马高是一个疯狂的人,他在炮火轰炸中做爱,坚持要射出来,当妓女为了逃命仓皇离去,马高继续用手让自己达到高潮才罢休。
这种疯狂,在他们进入地下室依然延续,因为有人偷钱,暴躁的小黑和疯狂的马高将地下室变成了角斗场。
而当小黑在剧院刺杀法兰斯时,人群都已骚动,疯狂的马高趁乱狂吻身边的贵妇人。在他的眼里,战争不是战争,直到弟弟杀死了自己的哥哥。
被捕的小黑遭受电刑时,行刑人员将自己电死,这种通过降低敌方智商来制造笑点的手段若干年后在遥远东方的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依然沿用。
娜塔莉佳对小黑有三次“背叛”,一次和小黑在废墟上遇到法兰斯,随法兰斯离去。一次在船上遭到没被杀死的法兰斯的包围,再一次随法兰斯离去,而不久前,小黑还在和她举行着一厢情愿的婚礼。第三次是小黑带着儿子约凡逃出地下室的时候,小黑再一次把娜塔莉佳和自己绑在了一起,当他意识到“女人和革命无关”的时候,他放下了娜塔莉佳。娜塔莉佳轻描淡写的对小黑说“我等你”后就回到了地下室,也轻描淡写的对前来询问约凡下落的他的新婚妻子说他们死了,直接导致新婚妻子的投井自杀。或许她自始至终都没有爱过“电工”、“钳工”小黑。
分不清太阳和月亮、马和鹿的约凡,把水中像白色婚纱一样的物体认成了鱼类,而白色婚纱正是他的新婚妻子投井时所穿戴的。约凡溺亡时,库斯图里卡用超现实笔触让这对新人团圆。
最具悲剧性的人物是小黑,他疯狂的爱着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被自己的好兄弟蒙蔽了二十年,直到内战时期还在为自己的“祖国”卖命,和“该死的法西斯”搏斗。当他发现眼前轮椅上烧死的一对男女正是马高和娜塔莉佳,他想为伙伴们披上外套,却无能为力。在最后一刻,他仍然称马高为“兄弟”。电影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即使我们没有经历过这一切,也依然可以去体会小黑的心情。
伊万在下水道里遇到了穆斯林,随着去西德的人流浪到柏林,1992年想重返南斯拉夫时又遇到了从波斯尼亚去往意大利的南斯拉夫人,彼时波斯尼亚战争刚刚开始。伊万的流浪,也是其他南斯拉夫人的流浪。

伴随着《Lili Marlene》的旋律,纳粹入侵了南斯拉夫。
伴随着《Lili Marlene》的旋律,马高向身处地下的人们制造假的空袭。
伴随着《Lili Marlene》的旋律,铁托的葬礼举行了。
纳粹给南斯拉夫带来了灾难,马高战后获得了名声和地位,并借小黑的“假死”继续篡改历史,粉饰自己。历史上的铁托曾对塞族实行一系列高压政策,库斯图里卡这么做,不能说没有夹杂自己的政治立场在里面。
当字幕交待出“马高的失踪打破了铁托政府的潜规则,铁托失去了朋友,他病倒了,20年后,他死了”,有一丝黑色幽默,似乎铁托是因为马高的失踪而病倒,又因这次病倒而含恨逝去。实际上也暗合了时间线。铁托逝于1980年,20年前是1960年,而他们1941年进入地下室,在马高爷爷的帮助下地下室的人们在这个没有天空的城市过着每天30小时的生活,在20年的时间里这些人以为只经过了15年,因为时间越久,战争越容易结束,而只有让他们以为战争还在继续,马高才能继续通过这些人制造的军火获取利益。

影片的结尾,这群人再次团聚在一起,连1941年生完约凡就死去的小黑的妻子也再次出现,她知道真相,她知道约凡是20岁不是15岁。就连那个一直结巴的伊万也对着镜头流利的说完了影片最后一句台词,达到了恰到好处的间离效果。
依然伴着影片开头欢快的旋律,这群南斯拉夫人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远去,南斯拉夫的版图也从地图上消失。
一头一尾,正因旋律如此欢快,我才如此伤感。
“曾经有一个国家……这个故事没有结局”

文 / altair21
LEAVE A REPLY

loading